位于安徽省中部的桐城市,是皖西南交通枢纽和承东启西通达之地。全市水系发达,小微水体众多,容积1万立方米以上的“当家塘”就超1.5万口,一度面临小微水体水质差、治理难、易反复等问题。
如何清除群众身边的污染,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?桐城市秉持生态文明理念,推进河湖长制组织体系向农村小微水体延伸,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管理的制度优势,探索出一条小微水体管护新路径,初步实现产业兴旺反哺水生态环境提升的良性循环。
完善责任体系 打通河湖管护“最后一公里”
小微水体是江河湖库的“毛细血管”,具有量多、点散、流动性差等特点。农村小微水体管护普遍存在责任难落实、人员及经费不充足等问题,是农村黑臭水体的易发点和多发点。桐城市近年来实施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、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等项目,小微水体面貌发生较大改观,但治理管护仍存在体制不顺、积极性不高、资金短缺等一系列障碍。
河湖长制成为破解管护难题的利器。桐城市完善农村小微水体河长制组织体系,明确858名村(居)两委班子成员任小微水体河湖长,确定小微水体河湖长权责。同时,整合村民组长、护河员、护林员等公益岗位人员力量,对小微水体进行不间断巡查,发现问题及时处置。
针对小微水体整治管护尚无明确标准的情况,市河长办与各地小微水体河湖长深入交流,确定整治原则、整治目标和管护目标等,印制2万多份《工作手册》,号召广大干群共同学习并实施,科学系统推进小微水体管护。
村民不了解、不重视怎么办?在征求30个村(居)意见的基础上,桐城市制定村规民约,从水源地保护、禁止随意倾倒垃圾、禁止电毒炸鱼、禁止非法采砂、禁止围栏网养殖、保护水工程及节约用水等7个方面,对小微水体管护作出详细规定,并在216个村(居)民委员会及小微水体附近醒目位置张贴,由河湖长带领群众开展日常学习。
桐城市还依托城乡环卫一体化PPP(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)项目,每年投入8000多万元,建立“户集中、村收集、镇转运、市处理”的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,河湖与生活垃圾处理率100%。
创建全民参与模式 变末端治理为源头治理
如何激发广大群众参与小微水体管护的热情?桐城市充分发挥村民自治制度优势,汇聚村民智慧、能量,同时开展广泛宣传,畅通民间监督渠道,探索形成特色模式。
大关镇百岭村高摆组村民在小微水体河湖长带领下,探索出“自我规划、自我整治、自我建设、自我管理”模式。高摆组通过村民小组会议,推选有责任心、有能力、有影响力的乡贤担任村民小组组长,带头参与护水。平时被当作垃圾积存点的脏乱沟塘,得到全面清理。同时,成立议事小组,统筹管理筹集的资金和乡贤捐款捐物。高摆组所有经费支出必须经小组成员商议,并且所有收支明细均张贴在组务公开栏上,接受村民监督。
围绕资金保障问题,高摆组让每户按照股权证上的人数缴纳定额资金,按照“谁出资、谁受益、谁管理”模式治理小微水体,积极盘活闲置资源。当家塘可养鱼,荒地可开发种植茶树等经济作物,当地按照筹资情况再进行“分红”。小小的股权证,让集体利益和村民利益紧紧绑在一起,村民们主动出资,积极参与。截至目前,村民筹资1640元,各方捐款1.15万元,捐助石头11立方米、苗木2车。
高摆组现有居民40户164人,2021年3月起村民自发整治小微水体,还用瓦片、石头垒起花坛、护栏。如今,当家塘焕然一新,沟渠干净整洁,美丽村居一步一景。
发展生态经济 建设美丽乡村
桐城市坚持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发展理念,将小微水体作为待盘活的产业发展资源,引导打造本地农产品品牌,创新拓宽村民参与管护的方式,让村民既能在家门口创业,又能为治河护水贡献力量。
金神镇萌萌家庭农场,利用挂车河边耕地550余亩,水面面积约200余亩,开展种植养殖。这些河边耕地大小不一、呈阶梯状,不适宜农业机械化操作,涉及的42个塘口杂草丛生。农场投资50余万元平整田块,对所有塘口进行清淤扩挖,在塘口周边栽植垂柳、紫薇等植物进行绿化、美化。
如今,塘口既能为农田供水,还能进行稻鱼共养、稻虾共养,帮助村(居)民增收致富。萌萌家庭农场已成为旅游观光点,农场注册的“皖萌春”牌大米和龙虾,年产值150余万元,净利润30余万元,每年可吸纳劳动力20人左右,每人增收约2万元。